(七)教学质量
1.评估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现状、实际合格率,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基本素质和进一步学习、发展的基础。
(1)学校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提高的总体设计(培养方案);
(2)选修课程;
(3)文化科技活动氛围;
(4)学生在校成绩。
2.什么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答:(1)基本理论是指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掌握及其应用的能力;
(2)基本技能是指基本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交流能力、创新意识等能力;
(2)专业知识指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
(3)专业能力是指学生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
3.如何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
答:专业能力指学生从事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考察时要了解学校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的总体设计,了解选修课程开设情况,学校的文化科技氛围,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反映的实际水平;毕业设计课题的来源;学生行业、专业、学科等大赛的获奖情况;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学校专业评估、专业认证的情况;学校对专业能力自我评价方式。
4.如何考察“体育和美育”状况?
答:(1)按照《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考察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是否达到85%以上,学生是否身心健康;
(2)考察学校是否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是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3)考察学校是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4)考察学校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活动的情况;
(5)考察学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气氛活跃程度。
5.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文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包括文学、艺术、心理学、宗教、历史等内容的教育。人文素质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熏陶,人文素质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多方面的,科学素质也在其中。
6.如何考察校内外评价?
答:(1)校内评价:主要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或与师生的随机交流,了解师生对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感受和评价。
(2)校外评价:该指标的目的是看社会对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评价,考察社会对学校人才的需求。可以通过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与当地的控制线的差异、第一志愿录取率、新生报到率、用人单位对学校学生的反映、校友的反映、家长对学校的评价、毕业生评价、媒体对学校的评价等信息,反映学校的社会声誉。
7.如何考察就业?
答:考察就业率,主要看应届生的初次就业率是否达到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学校促进学生就业的措施和效果,了解学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就业去向等。
考察就业质量,主要看毕业生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发展潜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