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1.什么是大学文化
答: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是大学里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等因素的结合体。大学文化是知识、能力、人格的升华和结晶。
2.现行评估方案中与学生相关的内容有哪些?
答:(1)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优良。
(2)学风建设和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措施得力、效果较好。
(3)校园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积极参与。
(4)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达到要求,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5)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有较多的研究实践成果和省部级以上奖励。
(6)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及教学效果比较满意。
(7)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措施完善、有效。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好、心理健康,表现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8)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85%,学生身心健康。
(9)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较高。
(10)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主要考察内容是什么?
答:学校是否建立高素质的学生学籍管理和行为管理队伍,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健全规章制度,实施规范管理;学校组织的科技活动,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促成优良学风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群体表现所反映的学风状态。
4.如何考察学风建设和学习氛围?
答:考察学风建设主要看学校是否有加强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规章制度与具体措施、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有组织保证和经费支持。
考察学习氛围主要看学校是否通过各种措施和提供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感染、熏陶、激励学生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塑造良好的考风考纪。
5.什么是学习风气?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学习风气是指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经过长期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校风的重要体现。
学风主要表现在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教育载体形式(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文化活动、实习实践等)、学生思想行为及群体形象表现等方面。
6.如何考察校园文化活动?
答:从活动内容上看,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包括课外科技活动、课外文体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指学校在课外组织的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各项科技活动。学校要有激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活动平台和具体措施,学生科技活动要有组织机构、有计划、有场地和经费保障;分析学生参与面时,应以较长时间、系统地参加其中一项或几项的人数计入,这一人数约占当年学生总数的多半,即可视为学生参与面较广。
课外文体活动:指学校在课外组织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各项文化体育活动。专家除考察学校或教学单位组织的大型文体活动外,还要了解各种学生社团组织是否活跃,以及其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所起的作用。